目前,冷鏈物流的重要性隨著近年來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而凸顯。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瓜果蔬菜等農產品的采買逐漸從線下向線上轉移,農產品電商迎來了發展機遇。相對于傳統商業流通而言,電商可以省掉中間環節,實現產銷直接對接,但在此過程中,農產品電商也必須面對冷鏈物流的挑戰。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是鮮活農產品減損、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環節。然而,就目前而言,冷鏈問題仍是商貿流通設施短板中的短板,亟需補齊。
數據顯示,我國肉類冷鏈流通率只有30%,果蔬不到20%,而發達國家在90%以上。解決冷鏈物流問題,有利于企業和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繁榮。對于農產品電商而言,完善通暢的冷鏈物流渠道有利于提高運送效率,讓農產品完好無損地抵達消費者的餐桌。如果一再出現“壞果”等類似問題,即便是進行了退款,也會讓消費者的體驗大打折扣,進而對企業的信賴度下降。一而再的退款讓企業只產生成本,不產生收益,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企業如果在農產品業務上不能盈利,投資就會減少,進而導致整個行業的萎縮。
助力鄉村振興,是解決冷鏈物流問題更深一層的意義。農產品電商產業一頭連著廣大消費者,一頭連著廣大的農村、農民。讓農民、產業和市場緊密銜接,不僅可以增加特色優質供給,助力消費者打造品質生活,更能夠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最終助力鄉村振興。這些效果的達成,都有賴于冷鏈物流問題的解決。完善的冷鏈物流讓農民辛辛苦苦種出的農產品能存得住、賣得出、有收益,帶動種植業發展,并有利于各地放大特色農產品優勢,培育打造特色鮮明、品質一流的農產品品牌。此外,冷庫等基礎設施的建立,也會細化出時鮮蔬菜產后處理、源頭保鮮、產地儲藏、市場交易、物流配送等服務行業,帶動就業。
冷鏈物流涉及面廣、關聯度大,需要政府和行業企業共同推動。國家高度關注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21年,國辦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將冷鏈物流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為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5月,財政部、商務部發布了《關于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 進一步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通知》,決定以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為重點,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2022年6月,商務部等8部門發布關于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補齊冷鏈短板,提升冷鏈流通率。這些政策的出臺,為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有助于培育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推動行業規模不斷壯大、體系不斷完善。
在政策的東風下,企業需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加大對冷鏈物流技術方面的資源投入,推動產業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升級。對于自己售賣的農產品出現質量風波,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表示,將會自建供應鏈。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市場的競爭活力將得到進一步激發,資源將得到進一步的優化配置。相信在未來,隨著冷鏈物流問題的解決,農產品電商將得到更好發展,消費者將買到更加稱心如意的農產品,農民也會獲得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