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冷鏈食品監督管理工作新聞發布會(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據悉,今年以來,重慶共排查流入進口冷鏈食品10319批、總重量87665噸,均已落實了預防性全面消毒和常態化核酸檢測。1-5月累計對進口冷鏈食品各環節環境開展核酸檢測 94337次;對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和從業人員開展核酸檢測140738次;對進口冷鏈食品和外包裝開展核酸檢測489889次。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監督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相關經營主體34449戶次,查處進口冷鏈食品相關違法違規案件29件,其中移交公安偵辦案件5起。
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李青就2022年上半年全市進口冷鏈食品十大典型查辦案件進行說明,分別是渝中區壹玉割烹餐飲服務食府使用無“三證一碼”進口冷鏈食品;大渡口區銘汐佳航食品有限公司經營未經檢驗檢疫進口冷鏈食品;沙坪壩區凡品(重慶)食品供應鏈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違法經營進口冷鏈食品;北碚區江某、秦某、周某經營無“三證一碼”進口冷鏈食品;渝北區秦媽洛磧火鍋店使用超過保質期進口冷鏈食品;長壽區鳳城街道何建民水產經營部經營無“三證一碼”進口冷鏈食品;合川區廖大娃海鮮水產品超市經營無“三證一碼”進口冷鏈食品;合川區四融畜產品有限公司經營未經檢驗檢疫進口冷鏈食品;璧山區慶漁年紅宇餐飲店經營無“三證一碼”進口冷鏈食品;璧山區陸派巴倒燙火鍋經營無“三證一碼”進口冷鏈食品。對于以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行為,各區市場監管局已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處處長彭川在發布會上強調,各監管部門要持續做好人、物、環境的常態化核酸檢測,開發“渝溯源”預警功能,做到及時追蹤管控;強化風險排查和應急處置,修改完善進口冷鏈食品涉疫處置應急預案,持續優化進口冷鏈食品快反機制;進一步推動進口冷鏈食品監管首倉規范化建設和運行;嚴格查處市場銷售未經檢驗檢疫、無合法來源等進口冷鏈食品違法違規行為。同時,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將爭取市政府出臺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全市設立的五個進口冷鏈食品監管首倉持續進行補貼,推動行業健康規范發展。
下一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以及重慶市委、市政府的有關要求和部署,堅持科學精準,從嚴從緊做好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