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8+2”人員管理模式。集中監管倉直接暴露人員采取AB組作業方式,將8名工作人員分為AB兩組,2名為預備組,A組人員作業一天后集中隔離七天,結束之后再到監管倉工作,B組人員在A組集中隔離的第二天進行接替;預備組作為預備隊對AB組人員進行替換輪休;此外,要求離職人員在嚴格落實十四天集中隔離,期滿后方可離職。
二是強化“全鏈條”物防管理流程。制定集中監管倉《操作指南》《基本運作流程》《初篩陽性應急處置流程》等制度并上墻公示,要求企業在規定時間完成“浙冷鏈”系統預約入場和卸貨;監管倉按照陽性物品隔離區、貨物臨時存放區、存儲區、樣品存放區四個功能分區管理,每個區域存量為25噸標準柜,柜與柜相對獨立,間隔至少一米距離;實行預約管理、入場管理、抽樣檢測、消殺作業、入庫存儲、出倉賦碼全鏈條登記,保證冷鏈物品源頭管理有痕跡;開柜貨物在全面消殺并出具核酸檢驗陰性結果后進行賦碼再裝貨,通過“浙冷鏈”系統打印出具《出倉證明》,確保進口冷鏈食品在進入婺城時實現首站賦碼,源頭智控。
三是規范智能化管理手段。按照現場保障、現場治安、現場監管、現場防控四個維度開展日常監管,梳理八大作業關鍵控制點,涉及采樣人員防護、采樣操作方式等內容,通過電腦端的“浙冷鏈”視頻監控和線下高頻次檢查,實時掌握情況,重點檢查管理制度落實及進口冷鏈食品的“上鏈”情況;對于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聯系企業負責人,切實壓緊壓實監管責任和企業的主體責任;積極指導冷鏈企業掌握“浙冷鏈”系統功能,為入浙首站企業做好打碼賦碼,精準服務預約入庫企業,對申報信息進行一對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