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龍昌鎮龍井村的農產品分揀中心,一派繁忙的加工景象映入眼簾。伴隨著不絕于耳的機器轟鳴聲,三十余名群眾正分散在清洗線上,進行大福姜的沖洗、分揀、裝箱等工序。
在現場,管理人員易秀芝告訴記者,目前正在清洗的是去年存儲的大福姜,即將發往國外,每天清洗20噸,預計4月中旬完成200噸的訂單量。
廣西富潤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管理人員易秀芝說:“做完這一筆訂單,我們還有400多畝的藠頭,7月份左右就把藠頭加工好,8月份福泉發展種植的生姜就上市了,我們又要加工本地的生姜,預計12月份加工完成。”
據了解,龍昌鎮龍井村的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集“冷藏、清洗、分揀”為一體,投入資金42萬元,2021年8月份開始建設,11月份投入使用,配備冷藏庫1間,保鮮庫3間,清洗機2臺,能夠滿足兩百噸的儲存量。
為提高設備利用率,使資源利用專業化,龍井村農產品分揀中心自成立以來,便采取“合作社+平臺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載體,連接農戶和公司,引入技術人員團隊,專人專職,暢通從農產品儲存的“最先一公里”到銷售的“最后一公里”,實現產銷對接、擇期錯季銷售。
貴州惠天生鮮國際業務部部長黃娟娟說:“從這邊清、洗、包裝到上箱發貨一體化、專業化的發貨標準,我們現在跟福泉的合作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國際貿易,跟潤泉龍頭公司合作出口貿易;一個是政企結合,做生姜產業的集散點,把我們的資源整合,做到黔貨出山。”
通過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清洗設施建設,延長農產品銷售期,增強農產品初加工品質,有效降低農產品產后損失,在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增收的同時,也創造了就近就業機會。
福泉市龍昌鎮龍昌村務工群眾張小葦說:“我們在這里上班,一天大概是120塊,包吃,條件還是比較好的,離家比較近,也可以照顧一下家里面,后期還有種的姜、藠頭需要加工,我們也會繼續過來務工。”
下一步,龍昌鎮龍井村將繼續圍繞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加工力度,完善集“冷藏、運輸、加工、銷售”為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實現既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增收致富,又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福泉市龍昌鎮龍井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波說:“現在我們種有辣椒、玉米等蔬菜農作物,為了滿足農業產業的需求,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硬件設施,擴建廠房,提升儲藏、加工能力,增設運輸、銷售渠道,同時借助我們便捷的地理位置、交通優勢等,加強與福泉其他農業大戶、農業公司的合作,不僅讓我們本地的農作物有加工、不愁銷,也輻射帶動福泉及周邊的農產品加工。”
近年來,福泉市龍昌鎮圍繞農產品綜合加工園定位,依托壩區農業產業發展,全面實施冷鏈倉儲提升工程,聯通產地冷庫倉儲初加工與園區農產品深加工,加快推進農產品綜合利用,促進農業工業化,目前,龍昌六村一居均配備有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全鎮已實現分揀、冷庫、物流配送中心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