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向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發放《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告知書》,督促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第三方冷庫經營企業嚴格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圍繞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制訂專門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和工作制度,按要求嚴格落實到位。督促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做好“湘冷鏈”系統主體信息登記、食品原料采購查驗和記錄工作,嚴格查驗進口冷鏈食品檢驗檢疫證明、消毒證明和核酸檢測證明。截至3月30日,全市累計發放湘冷鏈溯源碼171.1萬張,累計注冊企業2016家。
強化重點人群管理。督促各縣市區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重點人員核酸檢測工作的組織和調度,按照規定頻次做好一線監管人員及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的核酸檢測工作,做到應錄盡錄、應檢盡檢,確保重點人群每周1次核酸檢測全覆蓋。督促轄區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者嚴格執行從業人員體溫檢測和查驗健康碼、健康異常報告等措施,加強防護意識,科學佩戴口罩和手套、規范穿著工作服、做好個人衛生和健康管理、強化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污染和接觸傳播。
強化專門場所管理。督促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三專”要求,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管理。永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4月1日正式運行,由外省、本省口岸或外市州非集中監管倉流入市內的進口冷鏈畜禽肉類、水產品等重點品類,一律先進入集中監管倉,經消殺、核酸檢測合格取得出倉證明后,方能儲存、銷售和生產加工。
強化監管執法力度。組織各縣市區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及相關從業人員風險排查和整改專項行動,嚴防新冠肺炎疫情經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3月28日,江永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檢查中發現,轄區某餐廳經營60條未進行“湘冷鏈”賦碼的巴沙魚,涉嫌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該局立即對涉案巴沙魚予以查封,依法立案調查。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查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