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日常檢查,注重“細”指導。實行包保責任制,將全市劃分為59個網格,利用冷鏈追溯平臺,按照“七個不放過”要求,每半個月對所有涉及進口冷鏈食品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一次全覆蓋檢查。根據生產、銷售、餐飲等不同環節的防控要求,分冷鏈食品是否進口兩種情況,設置6項38個檢查項目,重點查看各單位是否索證索票、是否完善進銷貨臺賬記錄、五證一碼是否齊全,指導經營者落實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兩個主體責任。截至目前,共檢查冷鏈食品經營單位2952個次、進口冷鏈食品冷庫658個。
加強冷庫監管,實現“全”掌握。按年度分發冷庫監管臺賬,按季度查驗檢查冷鏈食品索票索證情況和進銷貨臺賬,“不間斷”監管第三方冷庫,點對點督促轄區內5家第三方冷庫嚴格遵守經營承諾,履行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各項管理措施。建立監管檔案,對冷庫貯存服務提供者未履行報告、入庫查驗義務加大打擊力度,倒逼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全報備、全進倉、全檢測、全消毒”。
加強駐倉建設,擔當“實”職責。駐倉監管人員由市場監管、衛生健康、交通運輸等相關職能部門派員共同組成,明確駐倉監管隊伍責任分工,實行名單化管理,確保疫情防控責任落實到崗。目前我市共建有監管倉8個,均已配齊駐倉監管人員、核酸檢測隊伍、消毒消殺隊伍。集中監管倉工作人員對入倉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全流程記錄,全過程管理,并按照“批批覆蓋、抽樣檢測”的原則對入倉的產品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殺工作。強化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人員防護標準,完善接觸人員健康管理檔案,組織定期核酸檢測。編印《進口冷鏈食品/非冷鏈貨物相關文件匯編》,舉辦疫情防控業務培訓班。截至目前,已采樣檢測有關從業人員153份,檢測結果全部陰性。
加強集中監管倉改造提升,落實“嚴”管理。對照省局文件要求,改造提升集中監管倉。在重點工作區域增設監控設備,嚴格劃分工作區內的裝卸作業區域、貨物出入倉專門通道,避免貨物交叉感染。制定集中監管倉運行管理規定,規范監管倉操作、消毒方法、核酸檢測、工作人員防護的操作流程,對進入不同區域從業人員進行分類管理,對裝卸工人實行閉環管理。已提升改造完成4個監管倉,建立并動態更新集中監管倉提升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