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粉、腸粉、陳村粉、粿條、米粉、瀨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濕米粉。濕粉類食品作為廣東傳統美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近年來,廣東多地陸續發生米酵菌酸毒素中毒事件,使得濕粉類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引起社會關注。廣東省相繼出臺了《濕米粉》及《濕米粉生產經營衛生規范》地方標準,濕粉類食品安全得到了更有效保障。
為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布的地方標準,切實提升濕粉類食品生產企業產品質量安全,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了濕粉類食品生產行業產品質量提升行動。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及時響應,迅速成立了濕粉提質工作領導小組,認真貫徹落實濕粉類食品提質行動。
本次提升行動,主要是根據新發布的地方標準,對濕粉類食品生產企業的廠房車間、生產設施設備、衛生管理、生產過程控制、包裝和標簽、貯存及運輸等多方面進行升級,一改以往濕粉生產企業車間簡陋、設備落后、環境潮濕、包裝簡易的傳統認知。升級改造完成后,全市所有濕粉生產企業將實現生產自動化、運輸及儲存冷鏈化、管理規范化、產品密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