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首站進入濟南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均須提前24小時報備
發布時間:2021-12-31
12月29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和元旦、春節期間物資保障、食品安全、文旅活動安排、交通出行等相關情況進行介紹解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建忠介紹了疫情防控和“雙節”食品安全監管有關工作。
做好進口集裝箱疫情防控
全面落實國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市進口集裝箱疫情防控專班牽頭作用,牢牢守住進口集裝箱疫情防控安全底線。一是協調抓“總”,建立聯動指揮機制、督導檢查機制、約談整頓機制,推動屬地管理、部門監管、企業主體、個人防護“四方責任”落實。二是保障抓“倉”,夯實首道防線。2020年12月1日,我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在全省率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市區兩個專倉按照 “全批次檢測、全覆蓋消殺、全過程追溯”的“三全”原則,累計消殺出倉貨物 13.9萬噸。同時,做好非冷鏈貨物消毒檢測,截至到12月27日10時,7719單進口業務全部通過“山東冷鏈”系統報備。三是追溯抓“鏈”,實現全程可控。用大數據手段,實行進口食品(貨物)全程追溯,確保每批貨物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目前,濟南在線進口冷鏈企業597家、非冷鏈企業1057家全部注冊使用“山東冷鏈”追溯系統,基本實現了全流程追溯。四是執法求“嚴”。檢查冷鏈食品經營單位20331家次,停業整頓并公開曝光存在違規違法行為的食品經營者145家,立案查處違法案件5起。
全面加強藥店防疫和疫苗監管
加強藥店疫情防控,發揮好藥店“哨點”作用,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通過現場檢查、督導檢查、集體約談、限期整改、停業整頓等措施,確保各項監管措施落實到位。全市檢查藥店3500余家次、約談并限期整改20家、停業整頓60家。
一是嚴格執行可疑癥狀患者“早報告”和4類藥品購藥人信息報告制度。在全省率先開發了“銷售4類藥品登記數據采集系統”,開展銷售4類藥品線上和線下銷售登記,實現在線動態監控。
二是落實藥店工作人員應檢盡檢。今年以來,共組織藥店從業人員進行了28輪36萬余人次進行了核酸檢測,應檢盡檢率達到100%。
三是加強新冠病毒疫苗質量監管。對涉及我市的疫苗儲存配送企業在庫疫苗延伸檢查4次,組織對全市414家接種門診進行了3輪次以上的全覆蓋監督檢查,未發現質量安全問題。
切實強化“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監管
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兩節”期間疫情防控有關工作部署,著眼維護群眾消費市場秩序,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堅持“應入盡入”,確保線上溯源。凡首站進入濟南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均須于到達目的地 24小時前,通過“山東冷鏈”進行報備,納入集中監管專倉后,經核酸檢測、全面消毒合格后,持《濟南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出倉證明》方可出倉。堅持“應檢盡檢”,排查風險隱患。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做好進口冷鏈食品、進口非冷集裝箱貨物、集中監管專倉等六類重點人員“應檢盡檢”工作,努力實現“不漏一人、不漏一次”。堅持應查盡查,打擊違法行為。堅持教育、監督、執法三管齊下,深入開展“迎冬奧、保雙節”進口集裝箱疫情防控集中整治行動,依法依規嚴查重處違法違規行為,做到整頓一批、規范一批,培育一批,努力為消費者創造放心、滿意、祥和的節日環境。
二是強化藥店防疫和疫苗監管。在強化藥店防疫措施全面落實到位同時,加強新冠病毒疫苗質量監管,確保質量安全。提醒廣大市民進入藥店購藥要自覺配戴口罩,主動出示健康碼;購買“4類藥品”要主動配合藥店工作人員做好信息登記。外賣小哥、農貿市場和藥店從業人員,要加強個人防護,主動配合做好定期核酸采樣檢測,為個人、家庭成員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負起應有責任。
三是強化“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在流通環節,嚴查風險隱患,以旅游景區、交通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和農村地區為重點部位,以大型商超、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為重點場所,以肉蛋奶、糕點、肉制品、飲料、酒類等消費集中的產品為重點品種,加大風險排查和抽檢監測力度,嚴防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壓實主體責任,強化日常監督檢查,督促食品經營者規范經營行為,嚴格履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義務,嚴禁食品經營者采購、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嚴打違法行為,對監督檢查、群眾投訴、抽檢監測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持頂格處罰,強化公開曝光,切實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形成震懾。
在餐飲環節,一方面,強化餐飲安全保障。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落實屬地監管責任,以年夜飯供餐單位、城市綜合體、特色小吃為重點單位,結合疫情防控落實措施,強化餐飲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保障餐飲消費食品安全。另一方面,倡導餐飲安全消費。引導公眾樹立理性、文明、安全的科學消費理念,遵循市場規律,關注食品安全,倡導健康飲食。從現在起至2022年1月,開展“食安護佳節”食品專項抽檢工作。抽檢食用植物油、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熟肉制品等20大類食品,共計800余批次,檢測結果將及時公示。
在生產環節,以群眾節日需求量較大的肉制品、乳制品、速凍食品、米面、糧油為重點品種,全面檢查食品生產單位的生產環境條件、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等,查找并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規范生產行為,督促其切實落實食品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提高節日市場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