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殺區對貨品消毒
貨品分區存放
流程嚴密 做到出倉貨品“一箱一章”
針對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防控,牡丹江市制定了《牡丹江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管理倉運營和監督管理方案》,規定中對入倉管理流程進行了嚴密設置。
入倉前報備
貨主在貨品到達牡丹江市24小時前與管理倉進行對接,提供進口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及消毒證明和營業執照。入倉報備應提供企業名稱、購進貨品名稱、品種、數量(重量)、采購地區(產地)以及運輸方式等追溯管理信息,網上填報入倉貨品運行單(隨貨同行)信息,商定入庫的具體時間,隨后管理倉工作人員將入倉信息推送至核酸采樣人員。
建檔編號
管理倉人員根據報備的入倉時間,按順序填寫入倉登記表,確定入倉編號,建立入倉貨品檔案。
車輛外部消毒
運輸車輛進入管理倉前,要進行車輛外部消毒。
登記采樣
冷鏈運輸車進入管理倉后,停至采樣卸貨區域,核酸檢測機構按規程對入倉貨品進行核酸檢測,在運行單上記錄采樣檢測信息,同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對入倉人員開展核酸抽樣檢測。
驗收入庫
采樣后貨品搬運至中轉倉緩沖區,等待檢測結果。對于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貨品,送運至消殺區。出現陽性貨物時,會封閉中轉倉,啟用應急倉接收入倉貨品。復檢結果為陽性,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報告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開展追溯、排查、信息發布等工作,管理倉配合衛健部門、市生態環境局指導進行陽性冷鏈食品的無害化處理。
預防性消毒
貨品采樣后,將由第三方消毒機構對貨物的外包裝濟寧預防性全面消毒,貨品入庫后進行車輛內壁消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且完成預防性消毒的在運行單上記錄消毒信息。
放行流通
核酸檢測陰性且完成預防性消毒的貨品,經管理倉監管人員審核同意后,在貨品的外包裝上加蓋“牡丹江市管理倉已檢測”印章,方可進入市場流通。管理倉通知貨主在8小時內提貨出倉,出倉時冷鏈食品經營者運用“黑龍江冷鏈”及時賦碼,確保銷售去向仍可追溯。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查實未按要求提前報備、未如實填報入倉信息的,入倉產生的費用由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經查實“應入倉不入”,對冷鏈食品經營者予以停業整頓,并對“應入倉不入”的冷鏈食品重新入倉,入倉產生的費用均由經營者自行承擔。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管理倉建成后,將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和來自國內中高風險疫情地區的冷鏈食品從零散式管理到集中管理的改變。
“提前預判、關口前移”。管理倉將通過強化入倉冷鏈食品的核對檢查、采樣檢測、消毒裝卸、醫療廢棄物處置等關鍵環節,實現信息登記準確、分區存放合理、核酸檢測到位、消毒消殺徹底,確保進口冷鏈食品“應檢盡檢、應消盡消”再出倉流通,守住中高風險冷鏈食品進入城區的疫情防控首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