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操视频在线观看-日本成人资源-狠狠乱-国产一级高清视频|www.sxlyhzp.com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從海鮮進口回暖 看成都冷鏈物流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3-03-18
  3月9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下午3時許,從泰國飛抵成都的TG618航班來了一批特殊“乘客”——15件白色泡沫箱從飛機腹艙卸下來,隨后被迅速轉運至機場國際貨站海關查驗區。

 

  在海關查驗區,報關員李國平拆開一件箱子,里面的黑褐色大蝦活蹦亂跳。下午4時50分,這批大蝦順利通關后被運往雙流白家海鮮批發市場。

 

  這批大蝦是成都航空口岸重啟海鮮進口后,入境的首批泰國海鮮品,也是首次以腹艙帶貨方式進口的海鮮品。時隔3年,泰國蝦重返成都口岸,有著怎樣的旅途體驗?其背后蘊藏著怎樣的產業鏈?連日來,本報記者從機場到批發市場、從零售賣場到市民餐桌全程跟蹤,本期報道就率先從泰國活蝦入境成都的故事講起。

 

  進口海鮮來了

 

  朝發夕至 首批泰國蝦入境成都

 

  3月9日下午3時許,TG618航班停穩后,裝卸人員立即鉆進飛機腹艙卸貨。15件白色泡沫箱被單獨裝入轉運小車,里面裝的全是泰國斑節蝦,又稱“黑虎蝦”。

 

  “趕快拉到查驗區!”現場,雙流國際機場海關物流監控科科長曹建瑤和關員彭建波正進行“監裝監卸”的海關監管。曹建瑤說,海鮮品進口一路上都需要爭分奪秒,耽擱時間長了會影響其成活率和口感品質。

 

  很快,這批蝦被轉運到機場國際貨站的海關查驗區。雙流機場海關監管一科關員吳昊松、張婷迅速進行現場查驗。按照通關查驗要求,報關員李國平隨機取出其中3件貨。當他拆開包裝箱,這些大蝦一骨碌翻身躍起,在塑料袋里活蹦亂跳。

 

  “這些蝦在泰國登機前進行了降溫休眠處理,否則它們會因過于活躍而碰傷、增加耗氧量,降低成活率。”李國平介紹,此次進口活蝦共180公斤,當天7時在泰國捕撈,9時登上航班客機,10時30分從泰國素萬那普機場起飛。

 

  核查貨物單證、查看外觀體態、檢查成活率……下午4時50分,這批蝦很快通過了通關查驗,被運往位于雙流區的白家海鮮批發市場。

 

  今年1月初,成都航空口岸恢復生鮮類產品進口。從智利車厘子、西梅到波士頓龍蝦、孟加拉國鱔魚,一批接一批進口生鮮類產品相繼抵達成都。“今年以來,成都航空口岸累計進口海鮮產品近30噸,進口量逐漸增多。”雙流機場海關監管一科副科長林雪姣稱,接下來還將有三文魚等更多海鮮品入境成都。

 

  商家信心十足

 

  航班加密 計劃擴大進口規模

 

  下午5時20分,“黑虎蝦”運抵雙流區白家海鮮批發市場。附近商家紛紛趕來圍觀,這些蝦很快被預訂的商家及市民買走。

 

  盯著剛剛倒入水缸里的大蝦,“海明星”店老板王為進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王為進在成都從事海鮮產品經營銷售已有10年。他說,成都人特別喜歡吃蝦,消費市場很大,2019年全市每天要銷售10萬斤蝦產品。海鮮進口對時效性要求非常高,成都在海鮮進口業務方面具有很多優勢。

 

  “最突出的就是成都有很好的區位優勢。”成都鄰你生活超市負責采購的祝昌杰當天早早就趕到海鮮批發市場,等待“黑虎蝦”。祝昌杰以前在大連從事海鮮經營,后來因為“成都優勢”來到成都,“成都物流運輸效率高且成本較低,加上通關效率較高,讓海鮮進口業務很有競爭優勢。”

 

  祝昌杰說,以進口鮮活蝦為例,泰國、越南、印尼等地都盛產蝦,成都的多條直飛航線與這些地區緊密相連,3-4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很適合海鮮品運輸,“若飛行時間過長,不僅降低成活率、影響口感品質,還會增加物流成本。”正因如此,北京、上海、廣州等市場上銷售的海鮮品,有相當一部分是從成都入境中轉過去的。

 

  據王為進介紹,從去年12月開始,他就在籌備泰國蝦進口事宜,一直在等待合適的航班運輸,先期只進口了少量蝦“投石問路”。如今,成都往返泰國多地的航班相繼恢復和加密,正在醞釀進口量更大、品種更多的海鮮品。

 

  據了解,這批進口蝦主要被電商平臺、商超賣場、星級酒店預訂,最快的當天晚上就擺上了餐桌。

 

  產業鏈忙起來

 

  搶抓機遇 冷鏈“國家隊”加速跑

 

  首批泰國海鮮直飛入境、冷鏈產業交流會舉辦、冷鏈產業項目緊張有序建設……最近,成都的冷鏈物流產業鏈各個環節紛紛忙碌起來。“黑虎蝦”抵達成都口岸當天,西部冷鏈物流產業交流會在成都舉行,成都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發展新機遇,再次成為關注熱點。

 

  去年10月,成都入選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城市。中智物流智庫總經理楊飛揚認為,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有利于成都快速融入“四橫四縱”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提升開放大通道上的核心節點地位,增強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支撐作用,推動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功能躍升。

 

  站在成都國際鐵路港附近的港龍大道,映入眼簾的是省市重點項目——玉湖冷鏈(成都)交易中心的繁忙建設場景。玉湖冷鏈工程總監高敏稱,該項目是成都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定位為全球冷鏈產品一級交易中心,將于明年一季度投產運營,屆時將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實現西部地區與全球食材供應鏈的循環貫通。

 

  近年來,成都冷鏈物流發展持續發力,人均冷庫庫容量超全國平均水平,生鮮農產品消費量超300萬噸、交易量約1300萬噸、交易額超1000億元,已經成為保障云貴川、輻射青藏高原的西部農產品交易和中轉集散中心。

 

  記者從市口岸物流辦了解到,伴隨成都航空口岸忙碌起來,近期水果進口量已經達到2019年全年進口量的45倍,北美水產品從產地捕撈到擺上成都市民餐桌,最快只需48個小時。據了解,今年成都將推動重大航空貨運項目招引促建,進一步完善提升口岸功能,推動雙流國際機場口岸進口冷鏈生鮮貨物業務恢復常態化運行,爭取航空口岸冰鮮水產品進口量保持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