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逐漸告別人口紅利,同時隨著整體教育水平和適齡勞動力減少的大勢下,以勞動密集型為特征的快遞物流企業逐漸開始意識到逐年提升的人工成本對這個本已競爭激烈的行業利潤造成的侵蝕,因此都在近年來投入巨資進行倉儲和分揀設施自動化改造工作。
國內最熱衷于在科技領域開拓的物流企業順豐集團近年來在科技和信息化領域每年投資都達到數十億元,其他大型物流企業為了能在行業競爭中保持不掉隊,也都相應加大了投入力度。這也為掌握相關技術和產品的企業在應用場景領域開創了新的市場機會,尤其是在倉儲環節已經實現較為成熟應用的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自主移動機器人)領域。
中國技術領跑AMR
在移動機器人領域已經研發出視覺AMR的靈動科技(ForwardX)日前在北京推出了第四代移動機器人產品ForwardX Max TM 系列,繼續深度參與到了倉儲以及生產領域移動機器人的競爭中。
據靈動科技創始人兼CEO齊歐介紹,第四代產品的旗艦型號Max600最高可以負載600公斤,既可以廣泛用于制造業生產線物料、尾料、成品運載,又可無縫銜接物流業的倉儲搬運,多場景復用。
齊歐介紹說,此類移動機器人經歷了幾次大的技術演進,比如早期的磁條及導軌技術引導、二維碼引導以及激光引導技術的運輸車,這些一般稱之為(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動導引運輸車),而靈動科技推出的第四代移動機器人則是被稱為V-AMR(Visio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視覺自主移動機器人)的產品,可以實現360度避障,按照靈動科技方面的說法,第四代AMR實現了這個領域從軌道交通到自動駕駛的革命性變革。
在靈動科技方面看來,目前其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激光AGV,但這類產品的問題在于其配備的激光雷達成本高,應對環境變化能力有限,安全性較弱,對地面平整度要求更高,相比之下更適合部署在2C場景。而V-AMR類型的產品不僅能達到99.9%的安全性,并且具有低故障率,可以快速部署的優勢。
“全球目前只有三家公司具備AMR的大規模調度能力,而單倉可調度200臺的VMR目前只有靈動科技能夠做到,”齊歐在接受包括《華夏時報》記者在內的專訪時表示,“靈動科技也是目前唯一實現商用落地的V-AMR企業。”
靈動科技此前推出的ForwardX Flex TM 、ForwardX Max TM 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包括順豐-DHL、伊藤忠、TCL等企業實現成功的商業應用,按照靈動科技方面的說法,這些客戶已經進入二期、三期復制階段,以Flex200服務的某全球TOP3快時尚巨頭為例,靈動科技既改變其原有人工紙單揀選操作流程,也優化了其揀選工人的無效走動,并進而通過大數據深度學習,持續優化算法調度策略,持續改進人機協同、流程優化,最終達成人工成本下降50%以上、UPH(units per hour,每小時產能)上升2-3倍。
在新品發布活動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原副院長王麗華表示:“自組隊、自協同、自適應環境、類人感知可完成70%的類人工作、同一系列產品服務制造、物流等多個場景。”
物流業商機
去年第三季度,靈動科技的Max200產品已經實現商用落地。
據齊歐介紹說,在Max200目前服務的TCL 5G智慧工廠,針對TCL惠州機芯廠生產部SMT車間痛點,靈動科技與華為、中移動等協作,不僅快速推出全球首臺5G版V-AMR,還在該工廠車間實現了高效人車混流、自動避障、跨樓層自動駕駛,從生產計劃下達——原料齊套和揀選——原料上線——成品下線——成品智能倉管——成品智能配送下車間,形成“一鍵運料”全流程閉環管理,產線降本增效30%以上。
齊歐透露,目前公司的客戶基本都集中在細分行業前三名,并且全部實現復購。
對于物流和電商企業在倉儲等環節的應用,京東物流倉儲規劃經理孟海龍在當天的活動中介紹說,京東智能倉庫始終將保障客戶高時效購物體驗作為庫內生產的首要工作目標。此次靈動V-AMR自動化導入通過集成3套系統WMS-WCS-RCS、兩套硬件:VAMR、便攜打印機,實現了任務下傳-接收-下架-復核-面單打印一條龍操作。依托最優揀貨路徑規劃算法和智能調度平臺,可實時將最近的待揀訂單和最近的操作者柔性匹配組成臨時CP,完成柔性接力揀選。將原本中件揀選人工參與率從80%降低至20%,顯著改善了員工工作體驗,并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將揀貨效率大幅提升,進一步保障了客戶高時效購物體驗。
與倉儲環節相比,物流企業目前大力追捧的另一個自動化和智能化場景是在末端配送環節,包括無人車、無人機等都已經陸續投入到這個環節中的實際場景應用測試中。而對于靈動科技來說,這一環節在市場應用前景的廣度上似乎也要遠超其目前主攻的倉儲和工業生產領域。
在齊歐看來,末端配送和生產、流通一樣是個應用場景,“我們判斷需要達到機器運營成本、折舊分攤等綜合考慮要與人工配送的成本具有可比性,甚至更優,才會考慮這其中存在規模化應用的可能,但目前看來在開放道路上運營V-AMR涉及到的環境和法規都比較復雜,更多的機會可能會出現在封閉園區中送餐或是送貨,長期看可能會嘗試在這些領域拓展應用,但短期還是會更專注于現有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