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果然成真。
9月1日晚間,圓通發布公告證實,已經與阿里巴巴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阿里巴巴將對圓通進行了增資,阿里及其一致行動人在圓通的持股提升了12個百分點,達到22.5%。蛟龍集團、喻會蛟、張小娟擬以17.406 元/股向阿里網絡轉讓3.79億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2%。上述轉讓價格總計約合66億元。
不過圓通方面強調,即便阿里巴巴增持完成,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仍然是圓通的控股股東。圓通創始人、董事長喻渭蛟夫婦仍然控制公司超過41%股份,依然是圓通速遞的實際控制人。
據了解,圓通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旨在共同推進快遞物流、航空貨運、國際網絡及供應鏈、信息技術等的協同合作和優勢互補,增強雙方客戶服務能力及全球化綜合服務能力。這是雙方十多年來合作的進一步加深。15年前,正是淘寶與圓通的合作,網購才開啟了包郵時代。此后阿里曾多次和圓通展開各領域合作,也曾多次增持圓通,攜手經歷了中國日均快遞量從80萬個到近2億個的爆發式增長。
公告稱,圓通與阿里、菜鳥戰略合作重點包括全球化和數字化。圓通目前有12架全貨機,疫情以來深入參與了菜鳥全球包裹網絡運行,執飛了菜鳥前往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地的外貿和抗疫運輸。圓通與菜鳥在香港共同投建的世界級物流樞紐,也在快速建設中。
在數字化方面,圓通與菜鳥將聯合開發運營快遞物流先進設備,建立智能物流大數據應用,進一步提升圓通業務運營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同時,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未來會進一步支持以喻渭蛟為董事局主席的圓通速遞全面發展,加強資本、產業、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圓通速遞高質量發展。
早在2005年,圓通就率先接入創立不久的淘寶平臺,成為電商快遞的吃螃蟹者,從此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并在2016年成功登陸A股,成為中國快遞物流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圓通快遞業務量同比增幅高達52.49%,利潤增長40.63%,均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圓通半年報:收入146億
圓通快遞日前發布公告,宣布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81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4.50%;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9.71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55%。
其中,2020年二季度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7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40.63%。
在半年報中可以看出,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為45.63%,阿里持股為9.89%,也就是說,阿里是在半年報過后才突擊增資入股的。
喻會蛟持股為4.22%;大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為4.08%;上海云鋒新創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持股為3.33%。
張小娟持股為3.1%,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為1.77%;上海圓科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為1.33%;上海圓翔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為1.3%,上海圓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為1.27%。
阿里整合物流業提速?
此前,也有市場傳阿里巴巴計劃收購韻達控股有限公司至少10%股份,最多可達15%股份的消息。
對于阿里巴巴而言,現有業務盤子下的物流履約能力是需要大幅提升的。
一方面是競爭激烈化,導致其需要實現更穩定、更高效、用戶體驗更好的履約服務。那么,像阿里入股韻達,包括之前收購申通快遞14.65%股權,未來還可能再收購其31.25%股權,整體則投資了“四通”等舉措,就可能是必要的。
因為一個階段需要做一個階段的事,以前是粗放經營下的電商紅利期,物流服務提供商可以分散,可以粗放野蠻生長,阿里也可以采取刺激供給,帶來供給過剩平抑物流價格的舉措。
但現在及未來,市場環境就不一樣了。容易做的市場都做完了,人力等成本則在大幅提升,物業企業也是要利潤的。所以,需要更精細化管理發展,需要更好的用戶體驗,需要建立更強的掌控力,并實現更好的成本效率。
太過分散就不利于提升整體競爭力。
因為整體來說,快遞物流行業既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也是一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看美國市場,2-3家企業就吃掉了90%以上市場份額。
提升物流履約能力的另一方面價值,則在于提升阿里巴巴的定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