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操视频在线观看-日本成人资源-狠狠乱-国产一级高清视频|www.sxlyhzp.com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打通鄉村快遞“最后一公里”
發布時間:2022-05-21
 雖然“快遞下鄉”工程2014年就已啟動,但近兩年才開始被頻繁提及。尤其是今年,關于“2025年前實現村村通快遞”、“快遞進村”等提法在多個會議和場合都被重點強調,還有很多當地政府已把“快遞進村”寫進2021年要務中。

為何“快遞進村”工程在這兩年進入發展快車道?先看一組數據。2020年鄉鎮快遞業務量達300億件,占全國總量的35.99%,預計今年鄉鎮快遞量將占總量的四成,達到400億件。此外,截至2020年底,中國的網購人數達7億人,其中農村網購人數達2.5億人。

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中國農村居民消費和農村新零售的崛起。近年來,各大電商平臺以及新崛起的社區團購平臺,都新增了“農鮮直采”的業務,農產品出村進城已是大勢所趨。在城市居民對農村新鮮農產品的旺盛需求推動下,農村居民規模化生產也有了更大的動力,從而加大了他們大量采購生產工具、物資的需求。

不少農民購買種子、化肥、大棚農膜、畜牧用品、農用機械等,都會通過電商平臺采購。淘寶官方曾透露,過去一年,農民在平臺上購買農資商品總額高達百億元;淘寶平臺上也有近5萬個農資賣家,每年提供超過1800萬種農資產品。數據顯示, 淘寶農資用品買家,56%來自六線以下的縣域鄉村,河南、四川、云南、廣西、山東都是采購大省。

應該說,在有核心農產品產區以及電商業務比較集中的地方,快遞物流體系相對完善,但不容忽視的是,更多農村和偏遠地區,卻面臨快遞市場遲遲無法打開的局面。曾有快遞業務員表示,自己有一段時間跑過鄉村業務,總體感覺快遞網點之間的距離很長,車輛的空載率很高,下鄉的車輛沒法滿載回來,尤其在云貴地區的村落,山路多耗時長,收入根本覆蓋不了成本。收件少、派件多 ,派件成本遠高于收件收益,企業自然不愿意進村。

作為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快遞物流體系的完善意義重大。要想打通鄉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當前可行的辦法主要有三個。第一,市場化共同配送為快遞物流降本提效,共同配送能對當地快遞企業進行系統、管理、服務標準的統一,也就不會出現收不到派費的情況,也解決了二次收費的問題。第二,推動商流與物流結合,即推動鄉鎮或村級快遞共配站點中的線上電商、社區團購和線下快遞超市等多業態融合,使其成為一個消費屬性愈加濃重的新型農村物流合作社,并演變為一個可支持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樞紐。最后,政府在其中也要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比如在鄉鎮構建園區、產地倉庫以及服務站,只有鄉村具備了這些基礎設施,企業才敢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