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建設專倉,筑牢首道防線。全省16個市建設運行集中監管專倉47個,對進入山東的進口冷鏈食品實行集中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毒,自2020年12月10日專倉運行以來,全省累計消毒進口冷鏈食品243.05萬噸,核酸采樣檢測485.02萬份,檢出182批陽性食品,全部第一時間封控在倉內,未流入市場。
嚴格摸排檢測,確保“應檢盡檢”。建立冷鏈食品相關環境、食品和人員“動態摸排、定期檢測、應檢盡檢”工作機制,每半月一個輪次。截至2月底,共完成38輪定期摸排檢測,累計采樣檢測環境680.69萬份、食品469.96萬份、人員1089.43萬人次,為疫情早發現、早處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構建溯源體系,實現全程追溯。開發建設山東省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管理系統,全省19.12萬戶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實現了“應登盡登”。系統具備7種溯源方式,“冷鏈三證”在系統中全程隨貨同行,實現了進口冷鏈食品從專倉報備到終端銷售的全鏈條溯源。
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壓實主體責任。督促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認真查驗“冷鏈三證”,嚴格落實“三專”管理(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柜專人銷售)、“亮碼銷售”等要求。對沒有“冷鏈三證”或“冷鏈三證”不全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得采購、貯存、加工、銷售。采取發布通告、簽訂承諾書、公布典型案例等方式,持續對生產經營者開展教育引導。
嚴肅督查執法,嚴查“八不”行為。建立冷鏈食品周檢查制度,將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監督檢查與食品安全日常監督檢查相結合。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共檢查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91.25萬家(次),查處違反疫情防控政策的“八不”行為2061起,全部停業整頓、公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