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婉介紹,消費者選購冷鏈食品時,應通過誠信經營、口碑良好的正規商超平臺渠道,選購手續齊全、檢測合規的進口冷鏈食品,禁止通過網購、代購、海淘等方式購買來源不明、無相關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并且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簽。同時,市民應正確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手套、夾子或塑料袋套手進行挑選,避免徒手接觸食品及包裝,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清洗加工時,宜戴一次性手套,保持室內通風,不要在水龍頭上直接沖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濺灑污染,可用浸泡搓洗方式,不宜大力切剁。刀具、砧板、餐具各自單獨放置,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清洗或接觸冷鏈食品后,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
儲存時,分類分區儲存,進口冷鏈食品放入冰箱前,應先裝入干凈的食品袋,避免食品間交叉污染,包裝上注明日期,避免長時間存放。在冰箱內存放食品時要生熟分開,盡可能固定區域存放。
烹調食用冷鏈食品時,加工烹調應做到燒熟煮透;盡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海鮮;兩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時,要記得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未食用完(已經烹調熟)的海鮮及肉類,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盡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
張書婉提醒,消費者及相關從業人員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后,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等可疑癥狀,應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食用時間、食品種類、食材來源等信息,以免延誤病情。